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裁判要点]

1.在行政机关违法侵占原告承包地被确认违法后,原审法院考虑到涉及原告提出的赔偿项目较多,标准亦不相同,承包土地的具体亩数、地上附着物的种类数量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核实,综合考虑社会效果、法律效果,认为可由行政机关对原告的赔偿申请先行处理,并无不妥。

2.关于赔偿标准问题,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等规定以及体现对违法征占集体土地行为的惩戒性,对于违法征地的赔偿不得低于侵权行为发生时应得的补偿款并支付相应利息。在上述赔偿数额不足以弥补原告损失的情况下,应按照作出赔偿判决时的标准计算。

 

[裁判文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行 政 裁 定 书

2019)最高法行赔申302

再审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上诉人):刘换样,女,1943927日出生,汉族,住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

委托诉讼代理人:王开通,山西瑶峰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运城市人民政府,住所地山西省运城市河东东街248号。

法定代表人:朱鹏,该市人民政府市长。

再审申请人刘换样因诉运城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运城市政府)行政赔偿一案,不服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18)晋行赔终63号行政赔偿判决,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依法组成由审判员马鸿达、审判员李小梅、审判员仝蕾参加的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查,现已审查终结。

刘换样申请再审称:1.刘换样提交的相关证据能够证明其损失的具体数额,原审法院在运城市政府无法提供相反证据又不申请鉴定的情况下,对具体赔偿数额不予认定,违反了国家赔偿法的规定。2.原判决认定运城市政府愿意且正在处理赔偿事宜根本不是事实,运城市政府从未就赔偿事宜表示过任何愿意赔偿的意思。请求撤销原审判决,判令运城市政府赔偿刘换样的经济损失,恢复其土地原状和土地上的水利设施或赔偿损失,并由运城市政府承担诉讼费、律师费等费用。

本院经审查认为,运城市政府在没有经过法定征地批准程序的情况下强行清占刘换样的承包土地,该行为已经被生效判决确认违法,运城市政府应当承担行政赔偿责任。原审法院考虑到本案涉及原告提出的赔偿项目较多,标准亦不相同,承包土地的具体亩数、地上附着物的种类、数量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核实,综合考虑社会效果、法律效果,认为可由运城市政府对刘换样的赔偿申请先行处理,判令运城市政府对刘换样作出赔偿决定并无不妥。

关于对地上附着物数量的认定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在行政赔偿案件中,原告应当对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提供证据。因被告的原因导致原告无法举证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因此,因行政机关违反正当程序,不依法公证或者依法制作证据清单,给原告履行举证责任造成困难,且被告也无法举证证明实际损失的,可在原告所提供证据能够初步证明其主张的情况下,依法作出不利于行政机关的损失金额认定。本案因运城市政府的行政强制行为导致刘换样土地面积及地上附着物数量难以查清,运城市政府又未能提供相应证据,因此相关举证不能的责任应由运城市政府承担。运城市政府对刘换样主张的损失应在不违背生活常理及当地实际的情况下予以认定。关于赔偿标准问题,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等规定以及体现对违法征占集体土地行为的惩戒性,对于违法征地的赔偿不得低于侵权行为发生时应得的补偿款并支付相应利息。在上述赔偿数额不足以弥补原告损失的情况下,应按照作出赔偿判决时的标准计算。

应当说明的是,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以无法达成协议为由拖延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违反法律规定,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利益,也不利于行政争议的化解。本案运城市政府可通过与刘换样达成协议的方式进行赔偿,如无法协商一致,运城市政府应当及时作出书面赔偿决定并送达给刘换样。

综上,刘换样的再审申请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一十六条第二款之规定,裁定如下:

驳回刘换样的再审申请。

审判长  马鸿达

审判员  李小梅

审判员  仝 蕾

二〇一九年五月三十日

法官助理  李  慧

书记员  王  宁

 

话题:



0

推荐

袁裕来

袁裕来

1714篇文章 2小时前更新

1966年4月出生,浙江奉化人。 1989年浙江大学毕业,工学士。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专业代理行政案件。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主任。 著作: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Ⅰ》(2003年8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Ⅱ》(2004年7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III》(2006年1月); 《对<行政诉讼法修改建议稿>若干条款的质疑》(2006年12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IV》(2008年4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V》(2009年1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VI》(2010年1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VII》(2011年3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VIII》(2013年3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