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裁判要点】

行政机关完全依据政策进行决策的行为,人民法院无法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行 政 裁 定 书

2017)最高法行申2245

再审申请人(一审起诉人、二审上诉人)张光,男,1966417日出生,满族。

再审申请人张光因诉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以下简称伊通县政府)辞退民办教师行为一案,不服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16523日作出的(2016)吉行终427号行政裁定,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于201744日立案,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案件现已审查终结。

19858月,张光通过应届初三毕业生公平竞争考试考核,进入伊通三中体育教师专业培训班学习。1985924日,伊通县政府作出伊政发(8596号《关于乡校联办幼师体育专业班的决定》(以下简称96号文件),决定在职业技术学校办幼师专业班,在第三中学办体育专业班,定向培养幼儿教师和体育老师。19878月,伊通县政府依据96号文件,将张光安排到新家乡新家中心小学,担任民办教师,开展教学工作。1988710日,张光取得小学教材教法合格证书。1991,张光取得民办教师任用证,并于1992年取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19941231,吉林省人民政府作出吉政办发(1994115号《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以下简称115号文件),要求做好定员定编,精简机构,压缩非教学人员。19971110,张光取得《四平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证》。伊通县政府依据政策调整,决定将1987年以后参加工作的民办教师清退。19993月,张光被口头辞退,并停发工资。20151228日,张光提起本案行政诉讼,请求对115号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确认伊通县政府的口头辞退违法,落实相关待遇并赔偿经济损失。

四平市中级人民法院(2015)四行立初字第230号行政裁定认为,张光的民办教师资格问题是多年前教育部门依据相关文件规定作出的处理。政府相关部门依据文件、政策作出的行为,不是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行政诉讼中对文件的审查应为对可诉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同时提出对相关文件进行审查。因张光所诉的行政行为尚不属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故要求审查相关文件的诉讼请求不能成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第(四)项、第五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裁定对张光的起诉不予立案。张光不服,提起上诉。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2016)吉行终427号行政裁定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张光的诉请事项属于国家政策调整范围,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张光的诉请事项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其请求一并对115号文件进行附带审查,亦不符合立案条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裁定驳回上诉,维持一审裁定。

张光申请再审称:依据96号文件,张光是定向培养的民办教师,伊通县政府口头予以辞退违法。请求:1、撤销一、二审裁定,依法立案受理本案;2、确认伊通县政府口头处理决定形式违法;3、判令伊通县政府落实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的待遇政策;4、审查115号文件合法性,并落实96号文件。

本院经审查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第(四)项规定,提起诉讼应当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第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行政机关完全依据政策进行决策的行为,人民法院无法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本案中,伊通县政府对张光的口头辞退行为,是根据国家有关民办教师清理政策规定,结合当地实际,作出的政策性处理行为,人民法院对该行为无法进行合法性审查,本案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一、二审裁定对张光的起诉不予立案,并无不当。张光申请再审主张,依据96号文件,张光是定向培养的民办教师,伊通县政府口头予以辞退违法。而本案一、二审系裁定不予立案,辞退行为是否违法并不属于一、二审审理范围,以此为由申请再审,理由不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一并提起对规范性文件审查的前提条件是,被诉行政行为属于可诉的行政行为。本案中,张光请求对115号文件的合法性一并进行审查,但其所诉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本诉不能成立,一并对115号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当然也不符合法定的起诉条件。一、二审裁定对其该项诉讼请求不予立案,亦无不当。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一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这里的“知道”包括实际知道和法律上推定的“应当知道”。本案中,张光于19993月被口头辞退,并停发工资,张光当时就已经知道被诉行政行为的主要内容,20151228日提起本案行政诉讼,已经远远超过2年的法定起诉期限。据此,一、二审裁定对其起诉不予立案,亦无不当。

综上,张光的再审申请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一条第(一)、(四)项规定的情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十四条的规定,裁定如下:

驳回张光的再审申请。

审 判 长 郭修江

审 判 员 张能宝

审 判 员 武建华

二〇一七年六月二日

法官助理 林 璐

书 记 员 战 成

话题:



0

推荐

袁裕来

袁裕来

2223篇文章 33分钟前更新

1966年4月出生,浙江奉化人。 1989年浙江大学毕业,工学士。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专业代理行政案件。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主任。 著作: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Ⅰ》(2003年8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Ⅱ》(2004年7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III》(2006年1月); 《对<行政诉讼法修改建议稿>若干条款的质疑》(2006年12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IV》(2008年4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V》(2009年1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VI》(2010年1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VII》(2011年3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VIII》(2013年3月)。

文章
  • 最新文章

行政参考案例490:谭某华诉云阳县社会保险事务中心给付工伤保险金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用人单位未缴纳上浮工伤保险费为由暂停给付职工工伤保险金行为的处理

行政参考案例488:黄某伟诉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农业农村局行政处罚案--强制收缴销毁行为的合法性审查标准

行政参考案例487:某村小组诉江西省龙南市人民政府土地征收补偿案--祠堂所占集体土地的征收补偿权益应归农民集体所有

行政参考案例486:美国M某米德恩索恩公司诉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申请驳回复审行政纠纷案--姓名或者名称变更对专利授权确权行政诉讼主体资格的影响

行政参考案例485:某科技公司诉国家知识产权局、江苏某公司实用新型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案--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案中的非形状构造内容对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认定的影响

行政参考案例484:张某诉北京市门头沟区公安分局交通支队、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行政处罚及复议决定案--对因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违法行为人给予“终生禁驾”的行政处罚,不构成重复评价

行政参考案例483:梁某诉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不动产抵押登记案--办理公司房产抵押登记需审查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

行政参考案例482:李某诉重庆市綦江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给付工伤保险金案--社保经办机构不得以用工单位违法分包为由拒绝向参保建设项目工伤保险的劳务人员支付法定工伤保险待遇

行政参考案例481:重庆某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诉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保险资格认定案--为完成单位工作“串岗”受伤的,依法应当认定为工伤

行政参考案例480:黄某敏诉宿州市民政局政府信息公开案--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可能会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的,行政机关应当书面征求第三方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