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陈有西参与了不少有意义的案件,譬如李庄案、北海案、小河案等等,眼下又正代理王功权的案件。同时,他也为民主自由法治写过不少文字,作过不少呼吁。
这是我们不应该否认的。
但是,毫无疑问,他不习惯、不适应民主的生活方式。这次因为和司马南的合影,又作了一些正面肯定的评价。引起网友的抨击,超过了有西的承受能力,终于决定休博。
这是一起很有些滑稽的经历,有西之接触司马南,是想显示社会并没有分裂,可以认为是想体现民主情怀,可惜却承受不了网友们的尖锐批评。
其实,这种内在的矛盾,远远不是有西个人的欠缺。我们可以把有西当作一个符号,很多大V和意见领袖都有这种缺陷。而且很严重。当然,我也有。
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有西自动休博就反映了一个大问题。
一个人尚未掌握公权力就无法承受不同意见,就习惯于拉黑不同意见。掌握了公权力,就必然会去设法封杀、打压不同意见。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努力培养扩大自己的胸怀,包容各种不同的意见。这样才能启发更多的人,社会才能不断地走向民主自由法治。
那些不同意见,有些可能是肤浅的是荒唐的,甚至很民粹,但是我们仍然必须尊重这些不同意见的存在。其实我们尊重并不是这些不同的意见,而是尊重这些表达不同意见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是必须被尊重的生命。
最后,还是希望有西早日回来。律师界、法律界的声音在微博中太微弱。而且,我认为,如今之中国,一个人如果无法适应微博生活,一定程度上就是被淘汰了。毕竟,律师业是个公共行业。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