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注:因好友羽戈的介绍,阅读了上海律师翟呈群给学弟的一封信。坦率地说,这封信的份量,似不比斯伟江给法学学生的信轻。

从网上搜索翟律师1984年10月10日生,2007年开始执业,正是最好的年龄,最有体验的时候。从信中,既能感受年轻法官初就业的现状,又可以感受年轻律师初创业的体验。

跟他的年龄相比,翟律师是属于比较沉稳的一类。信中的很多内容是对自己经历的总结,有些恐怕也是对自己的劝诫和要求。

这样的信件,也能够引起我们老律师的很多思考。

给法院师弟的一封信- [【申城小状】]

给法院师弟的一封回信
师兄你好!
一次偶然的机会,搜索时搜到你的博客,从此以后就成你博客的坚毅小粉丝儿了,那个时候是大二,如今都大学毕业了。
很佩服师兄的学识和人品,每次看你的博客心里都很“翻滚”,启发真的很大。知道师兄是爽快人,我就不多表达敬意了,免得师兄觉得我是马屁精,呵呵。
这次向师兄发邮件,是想向师兄请教点事情,我知道你最近很忙,所以你什么时候有空回都行,当然了,不回也行哈,师兄的博客已经给我很多启发了。
我今年毕业的,考的一个区法院,现在已经上班一个月了,被分到商事庭,因为法院急缺人手,我甚至都快要接案子独自审理了,很让人无语。这一个月,内心是非常绝望的。上半年的时候误打误撞像被命运催着一样考到了家乡这边的公务员,在这个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的省份,自己的父母自然是非常高兴,可是自己内心还是非常的不甘。我现在22岁,每想到自己这辈子坐在办公室里渡过几十年,每天晚上出去吃喝,肚子慢慢的塞满了油脂而胀大,兴许某一天也许会像今年刚被逮进去的四五位一样戴上瑞士手表去吃皇粮,背冒冷汗。现在,有些怀疑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说公务员好,尤其是法院。不知道其他地方的法院是否也像这里一样,很少再有当事人拿法官当人看了,仅仅这一个月就碰到很多当事人跟法官拍桌子骂娘,而且每天都要被结案率压着,劳累,机械。另外,这里的待遇还是太低了,2000,却又买不起三分之一平米的房子,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真不想让他们为我拿出那些血汗钱。而为了解决这一切,我不想像很多人那样伸黑手,拿黑钱,那该有多杯具。
师兄,说的这么乱,其实只是想说,我想离开这里了,想去深圳那边做律师,一直都向往这座城市。现在我在考虑的问题是,法院的工作经验对做律师是否会有帮助,如果是的话,我是否该再在这个法院工作一段时间,在这段期间,我该多注意学习关注储备些什么呢?师兄你已经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大律师了,不知道师兄你有什么建议没有,如果师兄觉得我这个从未谋面的师弟幼稚过些,那就开炮吧。
最后谢谢师兄百忙之中能看完这封信,师兄有时间就回,没时间就算了,真的。
向大师兄问好,祝师兄开心,顺利。
                                                                              师弟
                                                                          2010年9月9日
 

师弟你好!

我看到你这封信,已是次日。迟为回复,谨请见谅。

在开篇回复之前,我想提及一个大师兄,他名羽戈,作家,知名评论人,现客居宁波。他曾经援引阿忆《我的生死北大》的最后一段来叙说自己对西政及西政人的感情——“当我从噩梦中一天天醒来,凡遇北大同学呼我,我一律火速回复,不敢怠慢。我不知道是不是如此——我们那片园子里出来的人,智慧而脆弱,一点点呼唤可以使他飞扬,一点点漠视便可以瓦解他的生命。”此番话语也可表述此时我收到你来信的心境。

我博客开于零七年,彼时甫至沪上,写点执业散念,偶尔矫情一下,无非是孤芳自赏,聊作自勉罢了,如果说带给你哪怕一丝的自省,于我而言,也算幸事。至于你说的“年轻有为”、“学识和人品”,我还真不敢当,不是自谦,混迹此行业几年,逐渐发现自己一罐未满半罐咣当。

前段时间,与沪上两大状吃饭,一为知名刑辩律师,一为知名知识产权律师,都在不惑之年徘徊。刑辩律师和我说,他零八年接案子时就开始一个案子收五十万了(你可以推测他现在的身价)。那时,我只有羡慕的份,但绝不嫉妒。因我深知,我从即日起经过十三年的打拼,至不惑之年未见的混的比那两位大佬差。任何时候,别人的经验,只能借鉴为我所用,但不能复制,毕竟你还没有达到唐骏老师的道行。再者说,我们这行业,有时候你遇到一个机会,一个贵人,你抓住机会,或许真的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一词敝之,机缘,不得强求。

言归正传——  
一,先说你的现状。你刚毕业就手握铁饭碗,这碗里一个月就区区两千大洋的米,是不是觉得太少?你是否和你的同班同学比过?觉得他们做律师虽然现在银子也不多,但将来必将飞黄腾达比你更有“期待利益”?
刚毕业的大学生攀比起薪,是很浮躁的表现,有的年轻人甚至为了几百块的薪酬差距轻率换工作。然而,对于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未来的发展机会远比短期的财富积累更为弥足珍贵。也许比较下五年后、十年后的薪酬更有意义,更不用说对一份工作的好坏评价,还要结合兴趣度、社会认可度、生活成本等因素了。
你说你快要独立审理案子了。这是多好的事?我华法院系统的晋升流程你一定比我熟悉: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副院长,院长。姑且不谈地方司法系统晋升的不合理性,你现在刚毕业就干助审或审判员的活,不觉得很有成就感么?要知道,你现在才22岁啊,32岁呢?42岁呢?你能说,将来有一日成为贵院老大,是我痴人说梦? 
同你一样,我也是农民的儿子,家境也不富裕。你不愿啃老的心,让我觉得你是个孝顺的人。但是这个国家哪条法律规定你二十出头就必须买房?我不知道你在哪个城市,但三线城市2000块也的确不够买一平方。不过房价问题,不独你所在的城市有,其他各地都有。以上海为例:上海目前外环线左右购买一套80平的小二居室计算,约为160万,加装修及税费合计180万。首付40万,贷款140万,如贷款20年,你月供至少要5833元。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情况下,除去人情来往开支及其他生活成本,你月收入至少需在12000-15000元(税后)以上。可我告诉你,在上海刚毕业的年轻白领里,顶多有20%的人可以达到数字。从这个数据,你还觉得在大城市工作没有压力么?
我知道你一定有颗大展宏图的心,你觉得一定要去深圳这样的大城市发展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如果让你猜,美国哪个城市是应届毕业生的最佳工作之地,你可能会说纽约。而我告诉你,调查显示,答案是加州的圣何塞,即硅谷的核心区。你向往深圳,我不是不鼓励,只不过我要提醒你不要仅仅贪恋大城市的名,而忘记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忘记了自己的梦,忘记了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每个从“小城市”到“大城市”,都难免将经受一番挣扎:站在光怪陆离的建筑物间,看到城市的内心,我究竟是要不属于自己的高楼大厦、立交桥以及拥挤的地下铁,还是要可以让我内心更充实富足的现实生活?
二,再说职业风险。你担心将来“每天晚上出去吃喝,肚子慢慢的塞满了油脂而胀大,兴许某一天也许会像今年刚被逮进去的四五位一样戴上瑞士手表去吃皇粮,背冒冷汗。”你有如此的风险意识,甚好。可是,律师就没有风险了么?我圈内的朋友被国保约去喝茶的也不是一个两个。这个还算好的,有的被吊销(执照)、被罢免(人大、律协等职务)、甚至干脆“被失踪”。我本人也曾面临这种风险或风险之虞,前段时间苏州/通安/拆迁事件,当地律师皆不敢站出来。有居民找到我,希望我介入,我思考了一下还是婉拒了。我为自己的勇气不足感到愧疚,但是在这个法治有点倒退的时代,光有匹夫之勇是难成大事的。所以,这一点,如果你转行做律师也是要考虑到。
至于你说的当事人骂娘的,我想哪个城市法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只不多三四线城市法治观念稍显淡薄而已。
 
 三,关于转行。我毕业后也不止一人问我,“你为什么不考公务员(包括法检)?” 开始我还正儿八经解释一番,到最后实在倦怠,就索性说“考不上呗。”呵呵。我干嘛要考?不过,即使当初进了体制,我估计还会出来混律师。主要是因为我崇尚自由且天生性格倔强,也别无他法。
我是觉得,晚转不如早转,转的越晚你的机会成本越高。至于你说的继续呆在目前单位积累,如果那个法院在深圳或是你辞职在本地做律师,倒是很有必要,毕竟做了律师人脉都还用得上。但,你是跑到深圳,估计很难用上了。那你留下了积累的也无非是——站在法院的立场分析问题,以后做律师代理诉讼案件时,可以尽力保持全面、中立的立场。仅此而已。
既然去意已决,何必恋战?你想进入一个行业,可能需要一万个理由,但要离开一个理由就够了。我帮你挑一个——孔方兄太少了,你根本无法为生你养你的父母提供富足幸福的生活保障。足矣。坦白说,做了律师,只要你稍加努力,加上有点悟性,估计在深圳挣个年度平均工资数倍甚至十倍应该不是问题。(参考数据:上海市2009年全市职工平均年工资为42792元/年,而当年律师行业平均年薪为36万元。)好好打拼几年,不但不啃老不是问题,每年给他们提供一些养老基金也不是问题。

我看你的信,觉得你感性有余,理性不足。满篇都是对现状的抱怨,却又无从着力改变,这实在不是一个男人应该有的担当。踏实做好每一步,认真做好每件事。你才多大?刚踏出校门,就想住黄金屋,实在不足取啊。要知道,这个世界的任何一项伟业的达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不要怨怼,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要知道,生活不是为了奋斗,但奋斗是为了生活。这世界也没有最好的城市,只有最适合你的城市,为何一定要深圳呢?为何不可以去你家所在省省城?对一个发展城市的选择,比较潮也是比较负责任的评价指标应该是幸福度和精神。一天到晚钱钱钱,不觉得无趣么?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

当然,处此困境也不用有什么恐慌与迷茫。所谓成长,就是不断地面对一些悲凉的事情,并将它们雕刻出花来。不要考虑是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而要考虑你希望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什么。

以上意见,与你共勉。希望你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抉择。

秋佳。

愚兄:翟呈群

2010年9月10日

话题:



0

推荐

袁裕来

袁裕来

1728篇文章 1小时前更新

1966年4月出生,浙江奉化人。 1989年浙江大学毕业,工学士。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专业代理行政案件。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主任。 著作: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Ⅰ》(2003年8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Ⅱ》(2004年7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III》(2006年1月); 《对<行政诉讼法修改建议稿>若干条款的质疑》(2006年12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IV》(2008年4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V》(2009年1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VI》(2010年1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VII》(2011年3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VIII》(2013年3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