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2月18日,去北京参加2010年全国律师协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宁波机场买了一本畅销小说《侯卫东官场笔录》。这是我一贯的做法,阅读畅销小说是为了消磨时间,机场的等候以及飞机都有些时间需要消磨。我很少把这些小说带回家,基本上阅读多少算多少,就扔在飞机上了

不过,这次却被《侯卫东官场笔录》吸引了,它让我感受到官场的运行规则,当然也就可以说是这个国家资源的调配规则。回来后,我又连续阅读了《侯卫东官场笔录》第2-5集,阅读的认真程度不亚于法律专著。这部小说,尤其可贵的是,主人公相对于这个环境是有追求有正义感的,尽管严格按照法律来说,他是违了法犯了罪。尤其让人动心的是,作者对主人公身边的那些女子的描写,都很优秀很美好很动人。

这几天,我又购买了《法院院长》、《领导班子》、《政法委书记》等小说。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否则我们活着就像是盲人,不管现实多么复杂多么残酷。官场里的很多规则,我们接触不到,道听途说的不系统,涉及关键问题的新闻不能报道。我们官场运作规则,实质上,就是党内人事安排。

阅读官场小说,几乎成了解读这个国家和社会的唯一途径。写这方面小说的,应该总是有这方面经历,或者经过刻意研究的。因为是小说,又似乎不大需要隐瞒一些什么。

   

官员出版官场小说引关注 多数人在单位保持低调

2011年01月03日05:49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他们

有人不愿对外公布另一个身份,不和同事讨论自己的小说,甚至隐瞒自己的创作;有人周一到周五都在忙单位上的事情,周末两天成为作家,十年间写出了10余部小说;有人见缝插针地在纸片、餐巾纸、名片上写下一条又一条感悟,最后集成数十万字的书——

2010年,随着官场文学《侯卫东官场笔记》、《乌纱》、《芝麻官悟语》等书的纷纷热销,一个特殊的写作群体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这些官场文学的作者不是专业作家,他们的正职是各政府部门的官员,他们写作的动机,或是为了记录自己经历的历史,或是为了留住为官的感悟。

官员出书热,成为2010年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揭秘

官场笔记

余秋雨代为作序:“这本书有点稀奇,因为这是一个最没有条件写书的人,在一种最不适合写书的环境中,硬挤出来的。”

特殊的群体在职官员出书写官场

在过去,官场小说大多由专业作家撰写,而近期,在职的大小官员却纷纷出版官场小说,他们特殊的身份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关注。

在“2010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榜”中,上榜的24位作家富豪都是大众熟知的作家,但却有一个大众熟悉而陌生的——“小桥老树”。这位“神秘畅销新人王”因为出版官场小说《侯卫东官场笔记》,以190万的版税位列2010年作家富豪榜第22位。

更让人意外的是,“小桥老树”并非专业作家,而是重庆永川的一位副局长,是一位货真价实的政府官员。

2010年末,官场小说《乌纱》悄然走红书市。无独有偶,《乌纱》的作者汪宛夫也是一位官员,他在浙江,是一位有着二十余年丰富工作经验的纪委干部。

汪宛夫十年中创作出了10余部官场小说,作为在职纪检干部,汪宛夫在新作《乌纱》中,又为读者讲述了一个高官落马引发官场动荡的故事。

《芝麻官悟语》一书在2010年已是第七次再版,却依然持续走红。该书作者王敬瑞,现任山西省阳泉市副市长,是一位老资历的副市长。这本书主要是他在区(县)任职时的所感所悟。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在书的序言中说:“这本书有点稀奇,因为这是一个最没有条件写书的人,在一种最不适合写书的环境中硬挤出来的。”

艰苦的创作五天当官两天当作家

和专业作家有大把时间、大量精力从事写作不同,官员作家们的创作条件十分艰苦。

创作时间是官员作家们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身为官员,他们只能在繁忙的公务之余,挤出时间进行创作。

副局长“小桥老树”告诉记者,他写作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只能抽晚上和休息日。

多年来,副市长王敬瑞的写作都是见缝插针地进行。他养成了一个习惯,不管再忙、再累,都会把点滴的感悟记录在方寸的小本或者纸片、餐巾纸、名片上一条又一条,点滴感悟渐渐成潭,又由潭成池,最后成了一本数十万字的书。

纪委干部汪宛夫透露,他周一到周五都在忙着单位上的事情,周末两天则成为作家,进行写作。周末两天他可以写出1万字,只要长期坚持,一年也可以写出两部小说。

但时间的紧迫并没有吓退官员作家,“小桥老树”告诉记者:“我现在人到中年,这一点我潜意识中一直拒绝承认,身体状况似乎很好,在单位上是骨干,白天有处理不完的事情。在家庭中,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的顶梁柱。这种状态,对我写小说是有利的。因为在单位工作,让我紧紧联系着社会,不至于与社会脱节,现实是创作的源泉。成为家庭顶梁柱以后,体会到家中老人逝去的痛苦悲哀,子女成长的喜悦,这些人生体验是创作的另一源泉。”

对话

官员作家

副局长“小桥老树”:领导同事都不知道他在写书,如果知道,肯定会摔碎一地眼镜,“我从事的工作与写作差得太远”。

不同的动机记史、记事、记感悟

这些在职的官员们,为什么纷纷热衷写起官场小说?

《侯卫东官场笔记》的作者、身为副局长的“小桥老树”告诉记者,他创作小说的初衷,是希望通过书写小说主人公的经历,记录下一个时代的变迁,也是对流逝岁月的回忆。

“侯卫东是特定历史时代的特定人物,他发生的故事都不能脱离其生活的时代,这个时代我们曾经那么熟悉,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历史。我写侯卫东,是对那个似近非近、似远非远的那个激情澎湃时代的追忆。”

《芝麻官悟语》作者,副市长王敬瑞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自己一生中就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党和人民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办了些有益的事情,为老百姓做了一些好事;第二件事就是在做事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感悟,写成了这本书,给年轻人留一些东西,也给自己留下一些东西”。

纪委干部汪宛夫则表示,他的小说有别于时下流行的官场小说,“很多官场小说多以描写机关生态为主,其实还是肤浅了些。我的小说不仅要向读者展现惊心动魄的办案过程,更要挖掘其中深藏的内幕,努力抵达人的内心深处。”

相似的低调不说、不显、不送书

官员作家创作官场文学,其官员的特殊身份让他们在面对外界以及周围同事时,言行都变得极为微妙。

“小桥老树”至今不愿意向外界公布他的具体身份,而在单位内部,官员作家们也大多选择低调处理,甚至隐瞒自己的创作。“小桥老树”告诉记者,他周围的领导同事都不知道自己在写书,如果知道,肯定会摔碎一地眼镜,“我从事的工作与写作差得太远”。

但是“小桥老树”也表示,即使领导同事们知道他在写作,对他的工作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为这本书是一个平凡人写的平凡人的故事。

和“小桥老树”的做法相似,汪宛夫在单位里,也低调处理着自己写作的事情。身边的同事都知道汪宛夫喜欢写东西,但大家并不清楚汪宛夫具体写的是什么,而汪宛夫在单位也不会和同事讨论自己的官场小说。即使书出版,汪宛夫也依然低调处理,并没有向同事赠送自己的新书。

面对官员写官场是否有担心的询问,副市长王敬瑞明确表示:“我这个事首先是正事,而且里面没有一点点是让人读了有污染的。我这个人恰恰就是这样,既然是正事,做了就不怕别人说。”

华西都市报记者胡晓

话题:



0

推荐

袁裕来

袁裕来

2272篇文章 56秒前更新

1966年4月出生,浙江奉化人。 1989年浙江大学毕业,工学士。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专业代理行政案件。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主任。 著作: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Ⅰ》(2003年8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Ⅱ》(2004年7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III》(2006年1月); 《对<行政诉讼法修改建议稿>若干条款的质疑》(2006年12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IV》(2008年4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V》(2009年1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VI》(2010年1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VII》(2011年3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VIII》(2013年3月)。

文章
  • 最新文章

最高法答复:如何判断律师协会针对律师作出的行为是否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行政参考案例521:李某平诉大同市人民政府征收房屋案--征收通告能否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审查认定

行政参考案例520:王某诉辽宁省锦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予认定工伤决定案--交通事故责任不明时,社保部门调查核实义务及证明义务的分配

行政参考案例519:吴某发、卢某英诉重庆市北碚区工伤保险管理所给付工伤保险金案--工伤职工冒用他人身份工作、参保,且用人单位已按时足额缴纳保费的,社保经办机构应当核定、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行政参考案例518:某音缘钢琴艺术中心诉重庆市潼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案--商标侵权行政处罚中“不予行政处罚”的审查认定

行政参考案例517:上海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诉上海市普陀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普陀区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答复及行政复议决定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过程中作为确定标底依据之一的《土地估价报告》属于过程性信息

行政参考案例516:田林县公安局诉被告田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案--职工因连续工作导致身体不适,虽未径直送医,但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的,视为“在工作岗位和工作时间突发疾病”,应认定为工伤

行政参考案例515:江西某公司诉上高县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给付工伤保险金案--冒用他人身份的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工伤保险待遇的责任承担

行政参考案例514:郭某花诉山东省寿光市侯镇人民政府不履行法定职责案--如何把握乡镇人民政府对违法的村规民约“责令改正”落实的标准

行政参考案例513:四川某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诉国家知识产权局、广东某制药有限公司发明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案--权利要求解释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不当限缩的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