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昨天,收到一杭州当事人吕先生寄来的快件,是杭州市国土资源局2011年1月25日制作的房屋拆迁争议裁决终止决定书,内容是:“因杭土资拆许字(2008)第006号《房屋拆迁许可证》规定拆迁期限已过,故决定予以终止。”

“拆迁期限已过”,显然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原来确定的拆迁期限已过,同时拆迁人在拆迁期限届满前,没有申请延期,或者申请延期未获得批准。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就是拆迁主管部门,拆迁许可证的延期就是由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审批的。说得再彻底一点,这次拆迁行动就叫停了。因为申请延期应该在拆迁期限届满之前,拆迁期限届满之后,是不允许再申请延期的,就像人彻底死亡后,生命是无法延续的。从法律上,我们只能这样分析。

然而,这次拆迁行动又怎么叫停呢?

这次拆迁涉及的建设项目是“杭州铁路东站枢纽建设涉及白石社区拆迁安置房”,征地面积“324577平方米”,拟拆迁面积“住宅71533平方米,非住宅13074平方米”,拆迁企业4家,22户村民。

或许是因为考虑到诉讼成本,当事人是在针对拆迁许可证提起诉讼之后,意识其中涉及的问题太复杂,然后找到我的,我连续接受了5份拆迁许可证相关当事人的委托。接受委托后,我提起了系列行政案件。

杭土资拆许字(2008)第006号《房屋拆迁许可证》涉及的案件,似乎还算顺利,几位当事人陆续签订了安置补偿协议,有关方面并且承担了律师代理费。但仍然有一些当事人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而随着系列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展开,相关事实情况也就逐渐显现出来了。整个拆迁存在严重的土地少批多占问题。在其中一起国有土地上拆迁的案件,发现拆迁涉及的国有土地有几十亩,可是国务院批复的文件却只有500平方米。

上个星期,相关的一起案件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庭,最后陈述阶段,我对政府提出了警告,或者说得委婉些是提醒:“案件中存在的问题如此明显,如果强制拆迁,也了事情谁承担责任,政府应该引起足够!”

不知道是我的警告或者说是提醒起了作用,还是因为其他原因,譬如,政府从上到下内容的紧缩,前两天,当事人吕先生打电话给我,说收到了杭州市国土资源局上述终止裁决决定,随后用快件寄给了我。这次大规模的拆迁,似乎叫停了。

如果说这次拆迁行动确实叫停了,按理说,可以是律师的成功,重大的成功,当事人可能也会觉得很有面子。然而,我考虑的是,当事人的实际问题该如何解决。这样的成功,带给我的是过分沉重。

我不明白是政府以如此不明不白不阴不阳,如此不负责任?!这次拆迁真的叫停了吗?真的叫停了的话,已经拆迁的村民怎么处理?有些村民已经签订地安置补偿协议,房屋已经拆除;还没有拆迁的又该怎么办?拆迁使得环境恶化,村民和企业已经无法生活无法生产。

话题:



0

推荐

袁裕来

袁裕来

2278篇文章 58分钟前更新

1966年4月出生,浙江奉化人。 1989年浙江大学毕业,工学士。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专业代理行政案件。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主任。 著作: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Ⅰ》(2003年8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Ⅱ》(2004年7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III》(2006年1月); 《对<行政诉讼法修改建议稿>若干条款的质疑》(2006年12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IV》(2008年4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V》(2009年1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VI》(2010年1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VII》(2011年3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VIII》(2013年3月)。

文章
  • 最新文章

行政参考案例527:某地产公司诉贵州贵安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贵州省人民政府行政处罚及行政复议案--虚假广告的认定及追责时效起始日的确定

行政参考案例526:刘某诉淮安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不予行政给付行为确认违法案--对公积金提取条件的审查认定

行政参考案例524:杨某诉海南省万宁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案--未达成和解不必然影响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规定的适用

行政参考案例523:重庆某佳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诉重庆市巴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重庆市人民政府行政处罚及行政复议案--物业公司因提供未达标物业服务涉嫌价格违法行为的审查认定

行政参考案例522:上海某贸易公司诉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限期拆除违法建筑决定及行政复议决定案--未取得合法建设手续的房屋不宜简单认定为违法建筑

最高法答复:如何判断律师协会针对律师作出的行为是否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公安部法制局网站针对全国各地基层民警提出的137个行政执法问题的解答

行政参考案例521:李某平诉大同市人民政府征收房屋案--征收通告能否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审查认定

行政参考案例520:王某诉辽宁省锦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予认定工伤决定案--交通事故责任不明时,社保部门调查核实义务及证明义务的分配

行政参考案例519:吴某发、卢某英诉重庆市北碚区工伤保险管理所给付工伤保险金案--工伤职工冒用他人身份工作、参保,且用人单位已按时足额缴纳保费的,社保经办机构应当核定、支付工伤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