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裁判要点】

当事人购买涉案房屋,并实际居住多年,该房系其唯一住房,其户籍所在地亦在该房,而行政机关未能提供有效证据反驳当事人的上述主张,且在征收决定公告之前有权机关并未确认涉案房屋为违法建筑,亦有类似房屋已由房屋开发公司与购房者签订安置补偿协议。故人民法院综合考虑具体情况,参照征收补偿安置方案对涉案房屋损失予以赔偿,并无明显不当。

 

【裁判文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行 政 裁 定 书

(2020)最高法行申11669号

再审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上诉人):陈志先,男,1964年4月26日出生,汉族,住辽宁省新民市。

被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辽宁省新民市人民政府。住所地:辽宁省新民市南郊路2号。

法定代表人:张文哲,该市人民政府市长。

再审申请人陈志先诉辽宁省新民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新民市政府)强制拆除并赔偿一案,不服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2019)辽行终1108号行政判决,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依法组成由审判员梁凤云、审判员张艳、审判员杨迪参加的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查,现已审查终结。

陈志先申请再审称:二审法院参照《无产籍房拆迁补助办法》确定对陈志先案涉房屋损失的赔偿数额,适用法律、法规确有不当。新民市政府对于陈志先的案涉房屋应参照有照房屋的拆迁标准给予补偿,并可参照一审判决时被拆迁房屋安置地段商品住宅平均价格予以确定。故请求撤销二审判决,再审本案。

本院经审查认为:根据本案业已查明的事实,涉案房屋系陈志先于1998年从原新民市建设局购买。陈志先主张其已在涉案房屋实际居住10多年,该房系其唯一住房,其户籍所在地亦在该房,而新民市政府未能提供有效证据反驳陈志先的上述主张,且在征收决定公告之前有权机关并未确认涉案房屋为违法建筑,亦有类似房屋已由房屋开发公司与购房者签订安置补偿协议。二审法院综合考虑上述具体情况,参照《新师附小南侧旧城区改建项目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实施方案》第十七条的规定对涉案房屋损失予以赔偿,并无明显不当。对陈志先安置50平方米房屋、赔偿租房费、交通费、误工费以及经营损失等诉求,不予支持,亦无不当。陈志先的再审请求,本院不予支持。

综上,陈志先的再审申请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的情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一十六条第二款之规定,裁定如下:

驳回再审申请人陈志先的再审申请。

审判长  梁凤云

审判员  张 艳

审判员  杨 迪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十六日

书记员  凌白羽

话题:



0

推荐

袁裕来

袁裕来

2278篇文章 58分钟前更新

1966年4月出生,浙江奉化人。 1989年浙江大学毕业,工学士。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专业代理行政案件。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主任。 著作: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Ⅰ》(2003年8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Ⅱ》(2004年7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III》(2006年1月); 《对<行政诉讼法修改建议稿>若干条款的质疑》(2006年12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IV》(2008年4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V》(2009年1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VI》(2010年1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VII》(2011年3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VIII》(2013年3月)。

文章
  • 最新文章

行政参考案例527:某地产公司诉贵州贵安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贵州省人民政府行政处罚及行政复议案--虚假广告的认定及追责时效起始日的确定

行政参考案例526:刘某诉淮安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不予行政给付行为确认违法案--对公积金提取条件的审查认定

行政参考案例524:杨某诉海南省万宁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案--未达成和解不必然影响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规定的适用

行政参考案例523:重庆某佳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诉重庆市巴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重庆市人民政府行政处罚及行政复议案--物业公司因提供未达标物业服务涉嫌价格违法行为的审查认定

行政参考案例522:上海某贸易公司诉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限期拆除违法建筑决定及行政复议决定案--未取得合法建设手续的房屋不宜简单认定为违法建筑

最高法答复:如何判断律师协会针对律师作出的行为是否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公安部法制局网站针对全国各地基层民警提出的137个行政执法问题的解答

行政参考案例521:李某平诉大同市人民政府征收房屋案--征收通告能否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审查认定

行政参考案例520:王某诉辽宁省锦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予认定工伤决定案--交通事故责任不明时,社保部门调查核实义务及证明义务的分配

行政参考案例519:吴某发、卢某英诉重庆市北碚区工伤保险管理所给付工伤保险金案--工伤职工冒用他人身份工作、参保,且用人单位已按时足额缴纳保费的,社保经办机构应当核定、支付工伤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