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千山独行袁裕来

——袁裕来《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Ⅷ)》序 

文/羽戈

 

我认识袁裕来兄,缘于七哥介绍。七哥被誉为宁波三栖领袖,横跨政法、文化、时尚三界,这三界人物,大半惟他驴首是瞻。袁裕来系政法界,我则介于政法与文化之间,话说有一天,接到七哥的鸡毛信,都不敢怠慢,准时到场。石浦一晚值千金,两箱红酒饮尽,座中豪英皆醉。幸好袁裕来赐了我一张名片,翌日醒来,睹物思人,才记起昨晚与我拼酒三百回合的那厮,即是大名鼎鼎的袁大律师。

酒过三场,便不再尊称他“袁兄”或“袁大状”,而直呼“老袁”。老袁的酒量和酒品都是一流——我有一个偏见,论断一人,与其看他整日呼喊的观念,还不如看他的酒品、赌品与床品——老袁喝酒,与浙江刑辩大佬张友明兄一样,无须人劝,只要兴致勃发,必将自己灌倒。其醉后,如玉山之将崩,或指点江山,呵佛骂祖,或忆往昔峥嵘岁月,追思西湖畔夏雨荷的倩影与哀愁,叹而今,心徒壮,岁将零,有泪如倾。柳亚子赠高天梅一联,正可用于醉酒的老袁:白衣骂座三升酒,红烛谈兵万树花。

使酒骂座,月旦春秋,老袁尤好臧否法律界的贤达,对港台法律人,尚有三分敬意;论及大陆,常视法学家如粪土。他的眼睛,长在了头顶,自负与自恋之情,写满了嘴角。阅人多矣,我从未见过像老袁这么自负的人。他有一个名号,曰“中国行政诉讼第一人”,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尽管老袁貌似鸠摩智,状如座山雕,凝若山岳,动若奔雷,有武林盟主的风范,望之令人敬畏,他所从事的律师业,依然属于“文”,文无第一而敢自居第一,那需要何等的自负。他不仅自负于专业,更自负于智商,这么多年来,他大概只称誉过“敲敲脑壳,脚底板都会响”的斯伟江的聪明,能与他并论。

自负到老袁这一步,必然不太合群。在政法的江湖,老袁可谓独行侠,寒风萧萧飞雪飘零,长路漫漫踏歌而行。他不唯上,不从权,不属任何政党、派系,亦不拥护什么主义,常常以一己之力,与公权力的风车作战。在威权机器的巨大阴影之下,他像一个永不屈服的自由骑士。

这位骑士,在俗称“民告官”的行政诉讼的征途之上已经驰骋了十余载。只是许多人都不知道,他并非法律科班出身,他的专业是化工机械,他在浙大期间曾专攻哲学,至今仍对存在主义哲学的谱系如数家珍。半路出家,终成大律师,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就此而言,惟有张培鸿大律师——其专业为哲学,后专攻刑辩——可与他比俦。世人只见他们成功的光芒,却漠视了转型的艰辛。袁、张二位,都是极刻苦的人。据说张培鸿能熟诵《刑法》与《刑事诉讼法》,袁裕来对《行政诉讼法》倒背如流,这背后的一番苦工,几人能及。

老袁的苦工,还表现于他的办案手记写作。张培鸿打过一个比方,说老袁写书,就像旧时妇女生孩子,撇撇腿一个,撇撇腿一个。这每年一本、每本三四十万字的产量,让我们这些以写作为生的人自叹弗如。出版界不讲计划生育,眼下老袁即将生出第八胎,照此趋势,著作等身,倚马可待。而且老袁的书,不仅可以作为法学教材、律政指南,令教授低眉,法官胆寒,还可以用来辟邪:购书数十本,连同作者玉照,挂在待拆迁房屋门前,足以令政府官员退避三舍。

这两年来,老袁从法律界进军公知界,气概益壮,声名日隆,影响力越来越大,仰慕他的女粉丝越来越多。有人担心他把持不住,这显然小觑了老袁的生存智慧。窃以为,老袁的一大优点,即自知之明,他从来不想成为偶像,千山独行,正是英雄本色。他无时无刻不在三省其身,包括他的成功。他的办案经验,除了以法律为本,以公义为纲,还充分利用了制度的裂缝与权力者的矛盾心理,他曾对记者说:“长远来看,我的诉讼模式将会被淘汰。那是因为社会和法律制度将会取得巨大进步,而我的那些诉讼,正好暴露了现行法律制度的巨大漏洞。你应该为我悲伤,我正在成为自己的掘墓人。”

常见人感慨:为什么安徽没有袁裕来,为什么西北没有袁裕来,为什么袁裕来不能克隆呢?有一种说法,将老袁的发达归功于浙江司法环境之开明——其实,当时代白昼如夜,天下乌鸦一般黑,我从不认为浙江的司法环境好过上海。在我看来,地缘政治固然是老袁成功的一个原因,却未必是最重要的原因。相形之下,老袁的天资与勤苦,坚忍与勇悍,狂妄而坦荡的性情,老狐狸般的斗争智慧,在他的功劳簿上,将占据更显赫的位置。

狐狸多智,老袁有九重面目,这其中,我最欣赏那个高视阔步、锐意进取的狂者形象。老袁的狂,犹如豹子独行,他拥有一颗磊落不羁的赤子之心、一个弘毅宽厚的精神世界,对抗黑铁年代的千山暮雪;他奔走于自己的苍茫天地,将世俗的礼法踏于脚下。我忽然想起一桩旧事,似可记在这里。李敖《北京法源寺》写谭嗣同被任命为军机章京,第一天到内廷上班,御史、太监们问他姓名,他一言不发,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了三个大字:谭嗣同。老袁的桀傲正同谭氏。有一次他送我一本新书,我请他签名纪念,依常例,应该将读者之名题上,作者之名题下,老袁却大笔一挥,草书六字:“袁裕来赠羽戈”。

 

2012年7月30日 

话题:



0

推荐

袁裕来

袁裕来

2272篇文章 56秒前更新

1966年4月出生,浙江奉化人。 1989年浙江大学毕业,工学士。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专业代理行政案件。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主任。 著作: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Ⅰ》(2003年8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Ⅱ》(2004年7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III》(2006年1月); 《对<行政诉讼法修改建议稿>若干条款的质疑》(2006年12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IV》(2008年4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V》(2009年1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VI》(2010年1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VII》(2011年3月);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VIII》(2013年3月)。

文章
  • 最新文章

最高法答复:如何判断律师协会针对律师作出的行为是否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行政参考案例521:李某平诉大同市人民政府征收房屋案--征收通告能否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审查认定

行政参考案例520:王某诉辽宁省锦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予认定工伤决定案--交通事故责任不明时,社保部门调查核实义务及证明义务的分配

行政参考案例519:吴某发、卢某英诉重庆市北碚区工伤保险管理所给付工伤保险金案--工伤职工冒用他人身份工作、参保,且用人单位已按时足额缴纳保费的,社保经办机构应当核定、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行政参考案例518:某音缘钢琴艺术中心诉重庆市潼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案--商标侵权行政处罚中“不予行政处罚”的审查认定

行政参考案例517:上海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诉上海市普陀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普陀区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答复及行政复议决定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过程中作为确定标底依据之一的《土地估价报告》属于过程性信息

行政参考案例516:田林县公安局诉被告田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案--职工因连续工作导致身体不适,虽未径直送医,但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的,视为“在工作岗位和工作时间突发疾病”,应认定为工伤

行政参考案例515:江西某公司诉上高县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给付工伤保险金案--冒用他人身份的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工伤保险待遇的责任承担

行政参考案例514:郭某花诉山东省寿光市侯镇人民政府不履行法定职责案--如何把握乡镇人民政府对违法的村规民约“责令改正”落实的标准

行政参考案例513:四川某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诉国家知识产权局、广东某制药有限公司发明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案--权利要求解释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不当限缩的区分